農委會等相關單位為芬普尼毒蛋成立調查小組已整整一周,封存的蛋量高達百萬顆,最下游的蛋品流向至今還查不清楚,令人憂心還有多少未爆「蛋」,官員卻敢拍胸脯掛保證說,市面上的蛋安全無虞。不過,沒查到,不代表不存在,不知官員從何而來的自信?



農藥源頭 管理鬆散

這次毒蛋事件可從三個面向來檢視,第一,農民用藥顯然一直有問題,部分農民甚至還在買分裝或未貼標的藥品,農藥源頭管理鬆散,這次是芬博客來書店普尼,下次難保不會又有其它農藥。

專家質疑,農委會查獲44家不合格畜牧場之外,恐怕還有更多畜牧場使用芬普尼,只是已經代謝完畢,無從查起。銷售農藥的農藥商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,是疏失,還而是遊走法令漏洞? 相關單位根本沒有釐清,而到底什麼藥該用,什麼藥不該用?恐怕連養雞業者也不清楚。

飼養環境 應分區域

其次,蛋雞場的飼養環境存在疑慮,各種年齡的蛋雞全養在一起,一旦衛生出狀況,很容易招致疾病,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教授許振忠就建議,既然蛋雞難以做到全數統進統出,至少也要劃分區域,部分統進統出,分區淨空消毒,才能避免疾病不斷傳染。

此外,此次毒蛋事件打臉食安五環淪為口號。先進國家每顆蛋都有產銷履歷,並有專屬查詢網站,消費者可以上網清查各家蛋商的雞蛋流向,根本不必耗費人工耗時調查,但台灣政府查了一周,到現在還沒辦法查明毒蛋流向,如何叫民眾吃的安心?

博客來網路書局產銷履歷 趕快建立博客來 coupon

從戴奧辛蛋到芬普尼蛋,在在顯示政府把關鬆散,食品安全岌岌可危。看不見問題不代表不存在,只是尚未爆發出來。食安這條路,處處都有潛在風險,一次次的風暴,是危機,也可化為轉機,主管機關應趁此機會管制農民用藥,改善產業環境,同時建立明確的產銷履歷與平台,否則今天是毒蛋,明天是黑心油,問題只會一而再的發生,食安將永無安寧之日。

(中國時報)
E5A55552F5648283
arrow
arrow

    collinxrd1o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